唐朝的時候,杜鴻漸相國非常仰慕益州(四川成都)的保唐無住禪師,有一天,杜鴻漸相國特地禮請保唐無住禪師到空慧寺,當面請益佛法大義。
兩人一見面,杜鴻漸相國就開門見山問說:「弟子曾聽說『無憶、無念、莫妄』的法門,請問這三句究竟是一回事?還是不同的三件事呢?」
保唐無住禪師答說:「無憶就是戒,無念就是定,莫妄就是慧。一心不生,便具足戒定慧,所以非一也非三。」
圖/李蕭錕
「後句的妄字,是否應該為從心字的『忘』?」
保唐無住禪師搖搖頭,語氣肯定地回答說:「是從女字的『妄』。」
杜鴻漸相國覺得有點疑惑,說:「請問有什麼依據嗎?」
保唐無住禪師說:「《法句經》云:『若起精進心,是妄非精進;若能心不妄,精進無有涯。』」
杜鴻漸相國聽了禪師的解釋後,疑惑頓消,過了一會兒,他再提出另一個問題:「禪師現在依然以此三句法要接引學人嗎?」
保唐無住禪師說:「對於初發心的學人,先令其止息妄念,平息識浪,水清影現後,悟無念體,寂滅現前,到時候連無念也不立了。」
保唐無住禪師主張起心即妄,有分別為怨家,無分別則為妙道,所以他說:「無憶就是戒,無念就是定,莫妄就是慧。」這其中的關鍵,就在於一心不生,也就是無念,只要一念不生,一心就已具足戒定慧。
一般人總是妄念叢生,受困於是非、善惡、好壞的束縛,若能無念,就能跳脫這些相對概念的束縛而自在無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