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......

2008022623:41

          對人生常有感而發,這往往是我這學佛不精的人啦!昔日弟弟常對我說

要精進,時間不多,我常回答說:「道理我都知道啦!只是環境的因素還放不

下,等我老一點,孩子大一點,我就會放下,會精進的。」

       弟弟就回答說:「聽你這句話就可以斷定,你是完全不知道的人。」當時

是有點不服氣,不過現在回想起來,一點都沒錯,知道的人一定就會保握當下

的,孩子 大一點是另一種階段的煩惱 ,這是煩惱的世間,沒去參沒去修是永遠

跳不出去的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修行是不分年齡階段,越早接觸越快樂的,他不但可融入生活中,而會讓

你人生充滿幸福感,最重要的是他能使你在人生打拼的路上,對事情的判斷更精確

,過的生活既逍遙又自在喔  ~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光陰似箭,歲月如梭,人從一生下來開始,就一步一步的走向人生終點,

這是人的本質 ,也是宇宙的自然現象。

         「生苦」只是一個開始,外面的境界,不論是苦是樂,都會誘引人去迫求

五欲而造業。由此可見,人生苦多於樂,每一天的舉止動作,也大都在造作苦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從出生開始,經歷幼年、少年、中年、乃至老人,身體就在不知不覺中,

隨著歲月而產生了變化。年輕時滿懷雄心大志,想在社會上有所作為,然而有些人

事業未成但年歲已大,感嘆自己頭髮已白,卻一事無成,這種並非真正覺悟,而是求

不得,心灰意冷的感覺。

         菩薩說法,首先要解開眾生的煩惱,若眾生仍舊無法離欲寂靜、去除煩惱,就接

著分析十二因緣法,告訴大家人生不必執著,執著至終還是空。人生的生死流轉過程,

是由十二種因緣和合轉化而成,這十二種因緣若是滅了,人在哪裡?我們的親戚眷屬

又在哪裡?

      十二因緣,即「無明」緣「行」,行緣「識」,識緣「名色」,名色緣「六入」,

六入緣「觸」,觸緣「受」,受緣「愛」,愛緣「取」,取緣「有」,有緣「生」,

生緣「老、病、死」種種的苦。

        「空」,萬法空寂,世間萬物遷異變化,沒有一樣東西是永存的,出生時兩手空

空,來到世間努力的目標是為了物質,但是臨終的時候,又帶走什麼東西,所以世間

一切的物質皆是空寂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學佛,為世間作一切善事,內心也不可以執著。事情做過之後,就讓他過

去,在人群中付出,要像走路一樣,前腳跨出去,後腳就要提起,如此才能精進,若

是每做一件事情即耿耿於懷、無法空寂,這就無法安心處世,因此要時時覺知:「世

間一切,人我皆空。」這樣才不會有計較之心。

        佛陀常常告訴眾生:世間無常,「常」即永遠不變,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永遠不變

的,既然無常,就不需要去計量,能夠了悟真理(智慧)、放大心量(慈悲),就是

最有福報的人,我們應該保握無常短暫的時間,多多行善、念佛。

        「無我」即無我執,不要執著到底什麼是「我」,世間的「我」只不過是個代名

詞而已,並無一個真正的我,若是起了執著心,在這世間將會造出種種的業,太看重

自我將會執迷不悟。

          眾生的執著心重,私我心強,凡是皆以自己的立場為出發點。一個人若有我相

就會有貪欲,有了貪欲就不會顧及他人,業障也因此日積月累。若不是佛陀的教誨、

勤轉法輪,眾生的貪執絕對無法破除,所以我們必須聽法,才能體悟人生無常,眷

屬的關係只不過是「假聚」,即使是我們的身體,也不是永遠擁有,世間更非我們

永居之地。

         失去人身之後,日後若受報於六道中,所受的苦報絕對多於樂受。因為六道之

中,除了天、人之外,其餘都是惡道。阿修羅雖然享有天福卻沒有天德,時常發脾

氣也是一種痛苦,因為內心時時忿忿不平,不能恬靜喜悅:地獄、餓鬼、畜生道更

是苦不堪言。我們的身體雖然是假合之身,然而所造的業卻是真的,絲毫都逃不過

業報,所以,一定要依佛所說得教法實行,去掉我執、不造惡業。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人生只不過是數十寒暑,相信大家所扮演的角色都不同,酸甜苦辣盡在其中,

雖然是這樣,但人生的終點卻是相同,我的生活是平凡幸福的,上天給了我那麼好

的環境,我卻浪費了大半生,在這萬籟靜寂的深夜聽著懺悔文回憶著過去,不禁悲

從中來,一切我今皆懺悔~~~~~~~~~無言... 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