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六心培福慧

2008040519:05

 

佛經云: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。平日待人處世能給人方便,廣結善緣,必能回應給自己更大的方便。因為自他不是對待而是一體,唯有在成全他人的過程中,才能完成自己。如何「用心」來待人處世,培植福德智慧呢?須做到下面六點:


第一、用孝心重整道德倫理:中華文化主張三綱五常,主要在孝道的闡明。孝,是對親人一種至真感情的流露;孝,是人我之間應有的一份責任;孝是人倫之間的一種密切關係。擴而充之,對兄弟的孝就是悌,對朋友的孝順就是義,對國家孝就是忠,乃至對眾生的孝就是仁。要重整倫理道德,應從發揚孝道精神做起。


第二、用愛心擁有快樂生活:有愛心就會廣結善緣,與人為善。你看,社會上有些人左右逢源,有些人卻惹人嫌棄;有些人孤獨寂寞,有些人卻受人歡迎,這都端視我們平常是否願意廣結善緣,與人為善。宇宙萬法互有關聯,在我們不斷的付出,幫助別人之際,其實受益最大的是自己。所謂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無論是財物上的周轉救急,語言上的鼓勵安慰,乃至一個點頭,一抹微笑,一句問好,一瓣心香,你有愛心,就會擁有溫馨快樂生活的泉源。


第三、用慈心與人和諧相處:慈悲之心,生生之機也。古人有「為鼠常留飯,憐蛾不點燈」的慈悲善心,人我之間的相處,又有何不能彼此尊重包容、和諧相處呢?所謂一念慈祥,可以醞釀和氣。人與人多一分的體諒和善待,常以慈和的愛語,慈祥的笑容,慈悲的善行來相處,一定能增進人我彼此的和諧。


第四、用悲心成就利生事業:佛陀為憐憫娑婆世界眾生的疾苦而應化世間,並宣說種種離苦得樂的妙法。有謂:「貧窮者教以大施,病瘦者給予醫藥,無護者為作護者,無所歸者為受其歸,無救者為作救者。」效法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,參與賑饑施貧、養老育幼、友愛服務、急難救助、淨化人心等,成就利益眾生的弘化事業。


第五、用喜心涵容宇宙萬有:有謂:「一念之喜,景星慶雲;一念之嚴,烈日秋霜。」這說明處世做人都要上應天理,下應人事。身為有情識、有智慧的人類,面對成住壞空的世間法,我們若能以慈悲心同體共生,以歡喜心尊重包容,則日月星辰、山河大地、風霜雨露、花草樹木、蟲魚鳥獸乃至法界眾生,一切宇宙萬有皆能涵容接納,和平相處。


六、用願心創造圓滿人間:四大菩薩依悲智願行,攝化法界眾生;十方諸佛發慈心悲願,成就佛國淨土。世界上最寶貴的能源、最殊勝的財寶,就是我們的心。願從心生,發願即是發心,如果人人發心、發願以慈悲智慧,自利利他;發心發願用歡喜融和,利樂眾生,那麼就能創造圓滿安樂的人間淨土。
所謂:「厚德以積福,修道以解阨。」想要擁有福慧雙全的人生,用這「六心」,可以培養「六福」。
第一、用孝心重整道德倫理,
第二、用愛心擁有快樂生活,
第三、用慈心與人和諧相處,
第四、用悲心成就利生事業,
第五、用喜心涵容宇宙萬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