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佛法,時而說有,時而說空;時而論相,時而論性;橫說豎說,東評西論,不同角度的說法,總會把人帶進一個超越的意境裡。最能表達佛法微妙的,就是禪。 有一位管刑法的陳君,年老辭職還鄉。因為信仰佛教的緣故,途經五祖山法演禪師的道場,就前去參訪。 見到法演禪師時,陳君問:「如何才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?」 法演禪師是一位有道高僧,解釋這個問題時,卻用一首豔詩來回答:「『頻呼小玉元無事,只要檀郎認得聲。』此中事,不知長官會得嗎?」 陳君應聲說:「會得。」 法演禪師再問:「你會得聲,還是會得意呢?」 陳君不知道怎麼回答。 圜悟克勤禪師從外面回來,聽說了這件事,就問老師法演禪師:「聽說您用豔詩和陳君討論禪法,不知他會不會?」(圖/李蕭錕) 法演禪師說:「他只認得聲,不能會得意!」 圜悟禪師說:「詩中的意思,也只要檀郎認得聲。他既認得聲,為什麼又說他不能會意 ?」 法演禪師答:「如何是祖師西來意?庭前柏樹子,你是會也不會?」 圜悟禪師心有所悟,作禮退出。忽然看見一隻公雞飛上欄杆,鼓翅鳴叫。圜悟自語:「這難道不是聲嗎?」 於是又回到法演禪師的方丈室,以詩偈呈明他的心得:「金鴨香消錦繡幃,笙歌叢裡醉扶歸;少年一段風流事,只許佳人獨自知。」 法演禪師聽後,大喜地說:「此佛祖大事,非小根器所能造詣,我為你歡喜。」 這一首古人的豔詩,從字面上看,目的只是求認得聲音,但詩的含意,卻不以認聲為滿足,這是要聞聲的人,去體會呼叫者的本心,由認聲而能通達心源深處 ;由認聲而能彼此兩心相印;當兩心相印時,就無聲勝有聲了。能懂得無聲勝有聲,就悟入禪的妙微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