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中醫學』也有內、外科之分,外則有針、灸、推、拿等,內則以藥物調理為主,『針與灸』為對人體各部功能,所對應的穴道做點與通的處理,一般針灸會有酸痛、麻、癢的觸感,然而在我們本能的反應中,神經壓迫會痛、緊繃會癢、傳遞不良會酸麻,若有這些現象,即已產生輕重不一的神經壓力,所以當我們接受針灸治療時,如果會產生酸、痛、麻、癢的感覺,不應該純認為那是有效果的反應,而應以是否有讓神經傷害到的覺察角度來看,估不論此種壓力的損傷程度為何,個人看到拿一支針,欲往自己身上紮,心中就會有緊張感,我想很多的人也是如此,更甚者會有暈眩、昏倒的現象
所謂『穴』,應該是洞,而洞則是空的,若此論點成立,那針在與穴道接處的第一時間點,是不應該有酸、痛、麻、癢的感覺,若有這些現象,就必有其需要修正之處,所以治療者與被治療者,在針與灸的處理,均要用很慎重的態度去面對它。
(註1:若禪定修為、內心覺察、或習氣均已達微細者,才可以感覺到針與身體外的表氣接觸)
(註2:做個實驗,您用中指尖,約距10公分對準掌心勞宮穴,輕輕壓一壓,心臟是否有悶感?隔空10公分不碰此穴,僅是微細之氣,就有此壓迫感,何況是實針觸實體?所以個人認為『穴』之療法,若能側入引氣,不以直搗,應較為上乘療法,當然這是從氣學探討,參考就好)
『推』與『拿』,即為從外對筋骨或經絡的整治,一般常見於扭打跌傷,也有推拿後用藥物貼敷,此亦有探討之處,打傷、跌傷因部位受外力撞擊,而產生瘀傷或腫脹,此時瘀傷部位中心點是最高壓處(出血點),微血管也已經破裂,但大部份的人會在瘀血的中心部位用力搓揉,試圖讓瘀血散開,其實這是不洽當的,反而會造成更多的微血管破裂與高壓,應該從瘀傷的周圍,用手指的指腹以不超過0.3公斤的力道,並以七分向外,三分向下的方向,輕輕順下撥開,也忌諱在瘀傷部位,用旋轉或向上逆推的方式推,這就是療癒上開路的原則。
至於扭傷很常見到的是在走路時,不小心碰到坑洞使腳踝扭傷,或舉拿重物時手或腰部扭傷,也有因睡覺時,所謂『落枕』而讓頸椎扭傷,一般屬於關節的扭傷,很容易與心臟、腦部對應,如落枕讓頸部扭傷,和心臟、血液、神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腳踝扭傷則與後腦有所對應,大家若有研習療癒氣學,都可以很容易從氣的共振,來感知這些對應點,從對應點的療癒,就可以避開很多,深層無法碰觸的障礙處,所以在先賢所傳留記載的醫典中,就有『上病下解』、『穴位療法』之說,因此腳踝扭傷,所對應的是後腦,若非得用藥貼敷不可時,最好是不要包紮,也儘量避免使用涼性藥物,以避免火氣無法疏散,而導致腦部產生高壓,為何會有如此與大家習性相違之論呢?這是很簡單的『散熱原理』,因為受傷發炎,產生的火氣與壓力點,讓氣血循環產生阻礙,最需要的是『開路』與『散熱』,所以包紮不利於散熱,如正在火熱的患部,若澆下冰涼的水,因為太急遽而產生的應力,會造成內部的損害,這在機械上的熱處理一樣,東西在熱溫中急冷,會產生硬度,甚至於龜裂或破裂,這是我們從氣學療癒的角度,探討一般民俗傳統推拿時,必需要注意的地方
俠白 文